北方一个不一样的城市 -168app官网下载
我国过去的经济区域划分主要采用东、中、西三大区域或者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大板块的方式,东西差距是人们热衷研究的问题,但近年来南北差距开始取代东西差距,被人们广泛讨论。
计划经济时期,北方因资源富集等形成重化工业优势而领先南方。改革开放后,北方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继续阶段领先,但也导致市场化改革内生动力不足;而南方依托便利的海运和长江内河航运优势,通过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而逐渐崛起。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纷纷进行产业升级,北方一些区域和城市也不断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潍坊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01、山东并不差
作为北方经济领头羊,山东这几年的发展吸引了不少目光。
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2018年以前,山东每年确定100个省级重点项目予以支持;2018-2020年,3年累计谋划推出省级层面重大项目3129个,平均每年1043个。
而到2021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600个。
企业创新曾是山东的短板。2016年山东高新技术企业只有4692家,仅占全国的4.5%,而粤苏浙分别达到19855家、13183家、7707家。
现如今,山东拥有198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全国第一;在国家创新创效评选中获4大类11奖项,数量全国第一;2020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超1.4万家,比2018年翻了一番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1%。
在遭遇全球疫情冲击的情况下,山东通过新旧动能转换,不仅稳住了阵脚,还实现了逆势上扬。
2021年,山东gdp总量首次突破8万亿大关,达到8.3万亿,把对浙江的优势从8500多亿拉大到9500多亿,对河南的优势从1.8万亿拉大到2.4万亿。
gdp总量提升的同时,山东各地市的活力也被激活。在一些2021年的全国百强城市榜单中,山东和广东、江苏等强省一起排在全国前三的位置,这说明山东的“地市经济”相当强劲。
传统印象中,山东都是传统产业、落后产业;但现在,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第一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山东有7个新兴产业集群入选,位居全国第一。
近日山东新增1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图源:济南高新区)
传统印象中,山东的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不高;但现在,在国家工信部公布的全国六批次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中,山东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09家,远超浙江的91家和江苏的57家,位居全国第一;
新近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1)》榜单显示,山东入围13个城市,与江苏并列全国第一。
山东新旧动能的顺利转换和经济量增质升的靓丽表现,不只是让全国人民重拾对山东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可以给传统产业结构偏重的北方省份提供经济改革的重要参考和路径范本。
02、神奇的潍坊
去年,潍坊以黑马之势从山东、从北方城市中脱颖而出,给出了一座普通地级市的高质量发展范例。
2021年,潍坊gdp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2020年的5872.2亿连续突破两个千亿门槛,达到7010.6亿元,成为万亿城市的后备军。
其gdp名义增速高达19.4%,位列山东第一;不只省内,就是在全国gdp前50强城市中,潍坊的gdp增速也是名列前茅,仅次于受益于煤炭价格大涨的榆林和太原,排名第三。总量连续超越石家庄、盐城、绍兴和扬州,从2020年的第39名大幅晋升至35名,并把对厦门的差距从500多亿缩小至20多亿,对昆明的差距从860多亿缩小至210多亿。
山东省各市gdp排名(图源:南方财富网)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财政收入高,说明企业效益较好,经济发展的内涵质量较高。
2021年,潍坊的财政收入首次突破600亿关口,达到了656.9亿元,在全省排名上调至第三,这是22年来的首次,意义尤为重大。
在全国,潍坊的财政收入在普通地级市中排名第9,离温州仅仅只有7000万,即千分之一的差距。去年,潍坊财政收入的增速是14.5%,远超温州的9.2%。
相比温州这样成长在长三角腹地的明星城市,潍坊的区位没有优势可言,一不能承接周边外溢产业实现外延式增长,二不能借助外力搭外资便车,只能向内挖潜、自力更生。
对此,笔者专门前往潍坊对其两大专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进行了调研。
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潍坊12个县市区里实力最强的县级市。
寿光蔬菜博览会(图源:齐鲁网)
从1989年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在寿光三元朱村试验成功,到现在,寿光已有日光温室13.7万个、拱棚2万个,蔬菜种植面积59.4万亩,年产432万吨。
为更好理解其中的意义,笔者查询了农业农村部168app官网下载官网上的几组相关数据:
2020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3.22亿亩,总产量7.49亿吨;全国第二大蔬菜种植大省河南,2020年蔬菜种植面积2630.67万亩,总产量7434.91万吨;第三大省江苏蔬菜种植面积1849.5万亩,总产量5728.1万吨。
通过计算,寿光蔬菜的亩均年产出是7.27吨,而全国是2.33吨,河南是2.83吨,江苏是3.1吨。
从亩产数据来看,寿光蔬菜生产效率是全国的3.12倍,是河南的2.57倍,是江苏的2.35倍。
比亩产效率更让人震撼的是寿光蔬菜大棚不断升级之后带来的人均产出效率的跃升。
科技在进步,寿光大棚也在不断迭代,从1989年的第一代小土棚,到下挖式卷帘棚,到后来的无立柱钢架结构大棚,再到连接智能物联网系统的“云棚”,寿光蔬菜大棚已经进化到第7代了。
寿光现代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园(图源:搜狐网)
第7代大棚应用了现代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包括自动温控、智能雾化、臭氧消杀、水肥一体机等智能设备,物联网应用率达80%以上,农民在家用手机就可以远程操控,原来一对青壮年夫妇能种植2个70米的大棚,现在可以管理2个200多米的大棚,蔬菜大棚成了“绿色车间”,蔬菜园区成了“绿色工厂”。
从两个人种植140米的大棚到管理总长度400米的大棚,通过现代科技赋能,人均产出效率提高了整整近3倍。
去年,在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里,一座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团队创新设计的,占地8万平米、由6万多块玻璃和3500多吨钢结构材料构建而成的“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拔地而起。
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内的巡检机器人(图源:中新网)
数据显示,科技进步对寿光蔬菜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高出全国10.8个百分点。
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夏准教授在其著作《每个人的经济学》中提出,制造业是经济的“学习中心”,制造业生产能力提升后,会扩散到其他行业。
潍坊的先进制造业就是驱动现代农业不断升级迭代的“学习中心”。笔者在潍坊的山东豪迈、歌尔、潍柴这三家知名企业调研,看到他们的生产线和产品无一不是在持续更新换代。
通过先进制造业装备和技术的加持,以及新兴科技的赋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内涵式增长、高质量发展,这正是寿光蔬菜产业的进化之路。2020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寿光蔬菜产业集群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工业强市,农业富民。同年,寿光成为山东第一个存款过千亿的县级市。
03、区位并非所有
知识具有正外部性和溢出效应,作为经济的“学习中心”,制造业强大所产生的好处不会止于制造业内部,而是会外溢出来,进而在不同产业间产生美妙的“共振效应”。
潍坊正是看透了这一点,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市、工业强市。同时,跟把寿光蔬菜产业打造成产业集群一样,为更好发挥产业规模优势,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潍坊对于制造业也在按照产业集群的模式去精心打造。
一是全面推行“链长制”,聚力攻坚15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二是实施“一业一策”,组建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产业支持政策;三是实行“龙头企业 配套园区”合作模式,依托潍柴、歌尔、豪迈等龙头企业,建设配套园区,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来潍坊落户。
2021年潍坊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达到11个,居全省第2位,其中动力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蓬勃的产业集群,背后必然有优良的公共服务。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的感知是最敏锐的,“用脚投票”的数据就是最真实的答案。
2021年10月,被称为国内科技园区“天花板”的深圳科技工业园落户潍坊,成为其在北方设立的第一个园区,而完成这一“大项目”的招引前后只花了3个月多月时间,在谈及选择潍坊的原因时,项目负责人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北方最务实的城市”。
工业园区规划图
2021年,潍坊新增市场主体30.6万户,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937个,共完成投资237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3%。招商引资内资实际到位资金2421亿元,新开工项目527个,新签约项目599个,均居全省第1位。潍坊也与成都、广州、长沙、苏州、西安等城市一道获评“十大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在南北经济差距逐渐拉大的今天,作为北方一座普通的地级市,潍坊的经济崛起之路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尤其在南北差距被不断提及的当下,它给了北方不少城市以信心。
对一座城市来说,内部的变革显然比区位优势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