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月14日讯(记者 徐宪玉) 2021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寿光市民政局始终坚持“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集中力量落实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准、急难救助、养老服务和慈善专项救助四件民生实事,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大幅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标准。一是持续提升困难群众救助水平。2021年连续两次提高救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719元提高到816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37元提高到640元;城市特困人员标准由每人每月935元提高到1160元,农村特困人员标准由每人每月760元提高到890元,比2019年救助标准提高了97%。目前,有城乡低保对象5674人,特困人员3751人,困难残疾人13871人,累计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救助资金1.16亿元。二是构建市镇村三级社会救助网络。寿光市成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15个镇街全部建立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1012个村(居)全部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聘用1000多名村(居)委会干部担任社会救助协理员,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统筹有序的救助网络。三是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至镇街,全面应用“爱山东”app,实现了困难群众掌上办、需求随时随地申请。
建立“七个一”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一是每月集中排查,2021年5月份以来,已主动发现325户、612名困难群众,并及时落实相关救助措施。二是建立一个动态监测数据库,将358名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低保、特困人员及未纳入低保、特困人员的2846名享受政策脱贫户,纳入动态监测数据库跟踪监测。三是成立一支帮扶基金,目前财政已累计拨付262.75万元,筹集慈善资金785.24万元,专项用于各类困难救助。四是建立一个联席会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救助会商。五是建立一项督导工作制度。六是创新一项预防返贫预警机制。七是建立一个综合救助体系。
扎实开展慈善专项救助活动。充分发挥慈善总会爱心平台作用,2021年,先后开展了“急难救助”“光明行动”“关爱菜农·慈善助医”“关爱烈属”“牵手孤儿”“圆梦助学”“慈善助残”“情暖夕阳”“关爱白血病患者”“慈善医疗救助”“尿毒症透析”“寒冬送温暖”“关心关爱特殊儿童”“安全用电,节约能源,共建和谐美丽家园”“心系特困群众·清洁美化家园”“为困难群众集中购买惠民保”等16项救助活动,累计救助各类困难群体1.2万余人,发放844.4万余元救助金和价值47万元的爱心物资。
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扎实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城投太阳城、城投陶然庭、福缘颐养等一批中高档养老机构相继建成投用,寿光市已建设运营养老机构14处,农村公益助餐点60处,新增镇级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3处,新增护理型床位600多张,累计投资1.5亿元。二是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对城区499个居住小区按照“五建四必须”办法,分类整治配建养老服务设施303处,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小区覆盖率达到100%以上,基本实现“家门口”养老目标。在圣城街道新配建3处中央厨房,为城区1500名老人提供配餐服务。三是开展老人居家照护试点。为50户特殊老年人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投资800万元,委托3家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聘用155名护理员、976名监督员,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助洁、助餐、助浴、助医、助行、助急“六助”服务。
2022年,寿光市民政局继续加大力度,提升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形式,聚焦落实以下六项民生实事:
加大“弱有所扶”力度,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实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提升工程,出资1亿元,持续保障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困)儿童及困难残疾人基本生活,并继续提高救助标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新增投入不低于400万元。对弱势群体实施综合救助,民政、医保、卫健、人社、教体、住建等部门联动,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综合救助体系。
提升“老有所养”水平,构建城乡均衡养老服务体系。出资240万元,加大对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力度。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0处、4000平方米以上。新增农村“幸福食堂”老年公益助餐点15处以上,实现“镇镇有”,推进镇街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开展特困人员“六助”服务。出资800万元,委托专业养老机构上门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六助”服务。采取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标识、统一服务套餐、统一服务流程、统一评估规范等“五统一”模式运营管理,打造“菜乡·福寿帮”服务品牌。
实施慈善专项救助活动。筹资800万元,用于急难救助、关爱志愿者、光明行动、慈善助学、牵手孤儿、文化助老等10项慈善救助活动,预计惠及各类困难群众1万余人。
增强城市社区基本服务能力。争取资金100万元,开展19处标准化社区居民服务中心规范运营和提升行动,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向社区延伸,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