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3月11日讯(记者 刘昊)3月10日,潍坊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2020年第7场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全市春季国土绿化暨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行动方案》。
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林业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云葆,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刘洪营向大家介绍全市国土绿化情况和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9年,潍坊市开展“绿满城乡·美丽潍坊”国土绿化行动,全年新造林16.4万亩,35个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5个镇、45个村居获省级森林乡镇、村居,10个镇、61个村被命名为市级森林镇、森林村。2020年,潍坊市将加快构建“南部山青、北部海蓝、两河水秀、城市绿美、全域生态”的生态大格局,打造以绿色生态为鲜明底色的美丽之城,全市计划国土绿化12万亩,四旁植树1250万株,中幼龄林抚育12.7万亩。做好国土绿化七项重点工作。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2020年是潍坊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复审年,要巩固、优化和提升一批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工程,确保顺利通过复审。中心城区和县市城区河流、道路要坚持海绵型生态式绿化,见缝插绿、留白增绿,规划建设一批郊野公园、口袋公园,努力实现“人在城中、城在林中”。建立各类义务植树基地,提高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青州市、诸城市、安丘市、临朐县、昌乐县5个县市山区,依托沿海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等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加快建设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打造潍坊市南部生态涵养区。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丰富造林树种的品种和层次,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与协调种间关系。对绿化难度大的荒山,探索开展雨季飞播造林、封山自然恢复等措施。2020年完成新造林2万亩、森林抚育2万亩。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对荒山、荒滩、荒地和历史形成的废弃工矿用地等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脆弱区,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草则草的原则,分类施策,做到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从严控制新设露天矿山,严格落实生态补偿措施,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修复。2020年全市完成林业生态修复工程造林绿化3万亩。
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充分利用村边荒山、荒地、荒滩等闲置土地,做好植物的合理配置以及景观打造,有序推进乡村林场、环村林、围镇林建设,实现林木田成网、路成行、岸成荫。2020年全市完成乡村绿化2.4万亩,四旁植树1250万株。结合森林城市“四级联创”,开展森林镇森林村创建工作,年内创建10个市级以上森林镇街,50个市级以上森林村居。
高效防护林建设工程。以潍河、弥河、白浪河等重要河流两侧增绿为纽带,以各类村镇、园区绿化为节点,大力推进带状森林建设,增加北部沿海绿量,营造集防风固沙、绿化美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屏障。在确保完成全市耕地保护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对1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重要水源地、严重污染的耕地等实施退耕还果还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2020年全市新造林5.4万亩,其中退耕还果还林3.1万亩,农田防护林建设2.3万亩。
森林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结合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对境内现有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林带进行高标准提升完善,重点搞好高速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及新建道路绿化。潍河、弥河“两河”流域着力打造水绿和谐的绿色长廊,沿线两侧原则上要留足 500 米绿化空间,打造系统完整、美观大方的生态廊道。2020年全市提升完善生态廊道1.2万亩。
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抓好退化林分修复,对老化、退化和低效林分进行改造。借鉴世行造林的“全过程控制法”,大力推行项目化管理、工程化造林、专业化施工,坚持推行中标施工单位“先栽植、包成活、再结算”的运作模式,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效。2020年全市完成中幼林抚育12.7万亩。
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行动方案情况潍坊市南部山区是市域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林木资源丰富,是全市的水源涵养地和绿色生态屏障,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植被保护、气候调节和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因此加快推进潍坊市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势在必行。
宜林荒山绿化依托沿海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等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加快建设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打造潍坊市南部生态涵养区。要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丰富造林树种的品种和层次,营造混交林,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与协调种间关系。对绿化难度大的荒山,探索开展雨季飞播造林、封山自然恢复等措施,因地制宜,逐步实现绿化。2020年,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到2021年,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效果显现。
森林质量提升抓好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根据不同林种、树种,退化程度采用不同修复措施,通过乔中补灌、阔中插针、多种混交等模式,改善树种组成、年龄和空间结构,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林木生长量,维护森林健康,2020年,南部山区森林资源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到2021年,南部山区森林资源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生态产业发展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产业相结合,大力建设核桃、板栗、榛子等生态经济林基地,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木本粮油作物,不断增加林农收入。依托南部山区秀美山水和自然风光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2020年,特色经济林基地达到8000亩;到2021年,特色经济林基地达到10000亩。
森林资源管护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现有森林资源的监管和养护,确保森林资源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加快实施引水上山工程,推进重点林区蓄水池、塘坝、水囤和防火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在森林资源管护中的应用,利用先进的5g技术,探索建立全覆盖、全时段、全空间的网络监控体系,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深入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加强生态修复对历史形成的废弃矿坑,分类施策,不在自然保护地和重要铁路、公路平面可视范围内的,以自然恢复和简易工程治理为主,并根据地质条件和土壤条件进行覆土增绿。按照“去存量、控增量”的要求,原则上不再新设露天采矿权,现有露天矿山实行有序退出,确需设立的从严控制,并严格落实生态补偿措施,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修复。
保障措施全面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创新融资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国土绿化。强化宣传引导,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结合“植树节”“地球日”等节日节点,开展全民植树活动,切实增强广大市民爱绿、值绿、增绿、护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