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app官网下载 > 精彩专题 > 新闻发布 > 权威信息 > 正文

潍坊“十三五”巡礼:生态环境篇 -168app官网下载

2020-12-25 10:00 来源:鲁网
为展现潍坊“十三五”辉煌成就,全面、系统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潍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鲁网12月25日讯(记者 刘昊) 为展现潍坊“十三五”辉煌成就,全面系统介绍潍坊“十三五”时期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取得的发展成效和经验启示,即日起,潍坊市政府新闻办将连续组织召开系列“十三五”成就巡礼新闻发布会,敬请关注。

  12月24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2020年第60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罗相贤、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建文、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谢振溪,介绍潍坊市“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传江主持。

 

  发布会上,罗相贤从构建生态环保大格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质的提升五个方面介绍我市“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强化组织领导  生态环保大格局基本形成

  潍坊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13年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环境保护委员会,对全市环保工作实施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随着机构改革工作的推进,今年,又重新组建了潍坊市生态环境委员会(简称环委会),由市委书记任主任,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设立了环委会办公室,充实人员实行实体化办公。

  制定环委会工作规则,建立了会议、调度、督导等8项工作制度,搭建起了协同高效的工作平台,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各县市区均成立了相应机构,落实专职人员60余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聚焦突出问题  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十三五”以来,潍坊市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先后制定出台了《潍坊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潍坊市主要入海河流综合整治攻坚工作方案》《潍坊市打好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落实方案》,扎实推进了“深化三八六”“亮剑2019”和“决胜2020”等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动重点任务184项,实施攻坚项目1783个,有力促进了潍坊市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1、蓝天保卫战方面

  围绕工业污染、燃煤污染、机动车污染和扬尘污染四个主要污染源,深入开展结构调整、煤炭压减、工业企业整治、扬尘管控等专项行动。完成重点整治项目千余个。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统筹产业空间布局,关停搬迁中心城区周边的等6家重污染企业;“十三五”期间,压减钢铁产能275万吨、焦化产能90万吨,关停炼化产能100万吨。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持续做好清洁煤炭和节能环保炉具推广,积极推进10万千瓦以下抽凝火电机组关停替代及燃煤锅炉综合整治。

  2020年前三季度煤炭消费(当量值)2647.5万吨,同比压减396万吨;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482.5万千瓦。

  实施城市(县城)清洁取暖改造566.45万平方米、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改造7.56万户。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推动水运系统升级,新开通内贸集装箱航线4条。

  推动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年货运能力由1900万吨提升至3000万吨。

  发展新能源交通,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达87%,潍坊市区公共自行车运营规模及水平居全省前列。

  推进用地结构调整

  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和扬尘污染防治,减少裸露地面。

  加强道路扬尘管控,推行“以克论净”的深度保洁作业模式,全市主次道路保洁机扫率、洒水率均达到100%,深度保洁率超过71%。

  2、碧水保卫战方面

  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

    强化点源治理

  在cod、氨氮等指标实现稳定达标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总磷、总氮、氟化物、全盐量等指标的监管力度,全市日排水100方以上的重点涉水企业全部实现了自动在线监控。

  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扩容

  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从“十二五”末的200万吨提升到270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对全市70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工程,解决了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与地表水质量标准的差距问题。

  开展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累计完成重点任务34项,实施海岸带生态修复项目14个,清理整顿违法养殖近千亩,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1613个、入海排污口921个,潍坊的近岸海水的优良水体比例超过70%。

  3、净土保卫战方面

  以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为目标,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监管。完成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实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地块653个,对7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899个,治理率超过40%,超额完成省定31.22%的目标任务。

  强化科技引领  环境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围绕系统化、法治化、科学化、信息化和社会化,全方位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夯实基础性的工作

  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共普查工业、农业、移动、生活、集中式等污染源31849个,建立重点污染源档案、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

  提升执法监管能力

  以综合执法行动为统领,构建了“1 n”执法体系。“十三五”期间,全市共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13100余件,罚款金额5.54亿元,其中查处五类重点案件1700余件,有力打击和震慑了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提升科技治污能力

  聘请中国环科院“一市一策”专家团队入驻,长期提供环境形势分析及168app官网下载的技术支持;

  升级装备,运用激光雷达、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voc走航等先进手段,实施科技化管理。

  提升在线监控能力

  构建了包含空气站、河流断面、重点企业、污水处理厂、扬尘点于一体的在线监控体系。

  提升宣传引导能力

  以“线上 线下”相结合,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微博进行立体式宣传。生态环境政务微信、微博宣传在全国390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前30。

  深化机制改革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趋完善

  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构建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

  优化了审批服务

  全面推行网上备案、告知承诺制度,实行“指标跟着项目走”,集中要素保障省、市重点项目落地。

  推行了排污许可制

  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完成火电、造纸、钢铁、水泥、石化等108个行业的排污许可证发证登记,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4047张,完成排污登记26874个,发证登记数量居全省第一。

  实行帮扶指导机制

  采取现场执法帮扶、建立正面清单、轻微违法免于处罚等措施,督促指导企业加强环境管理,严禁“带病”生产。全市累计帮扶企业2000余次,将371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免予检查。

  推行生态补偿机制

  整合生态文明建设奖补资金,每年对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县市区给予合理补偿,对环境质量恶化的扣缴生态补偿资金,形成“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激励机制。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制定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办法,构建以总量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同时兼顾重点工作推动、督察整改落实、生态环境损害等方面的综合考评体系,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

  建立精准量化的约谈问责制度

  出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量化约谈问责实施细则,畅通压力传导。

  十三五时期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质的提升

  通过不懈努力,“十三五”时期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实现了质的跃升。

  在空气环境质量方面

  今年1-11月份,潍坊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71,较2015年改善32.2%;

  六项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o3浓度比2015年分别改善38.6%、36.7%、75.6%、16.7%、27.8%和1.7%;

  空气优良天数达251天,优良率达74.9%,比2015年提高20.7个百分点,已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及“十三五”任务目标要求,到今天为止为全省多贡献了20个优良天。重污染天数7天,比2015年减少14天。

  在水环境质量方面

  今年1-11月,全市市控及以上重点河流断面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平均浓度由2015年的38.5mg/l、2.37mg/l分别降至23.21mg/l和0.757mg/l,同比改善12.84%和14.37%,实现了由达到恢复鱼类生长要求到达到功能区控制目标要求的跃升。

  10个省控以上河流断面,在全部达到功能区控制目标的基础上,有6个断面实现了水质跃升。其中,白浪河和虞河2个断面水质由地表水ⅴ类目标提升至ⅲ类水。

  在土壤环境质量方面

  全市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全部达到100%,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未发生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做到了让老百姓“吃的安心,住的放心”。

  2019年度,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潍坊市荣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单项奖,诸城市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荣誉称号;今年,峡山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初审编辑:正吉
分享到:
头条推荐/热点新闻
  • 【】
  • 【】
  • 【】
  • 【】
  • 【】
  • 【】
  • 【】
  • 【】
热点图片/
精彩专题/
热度推荐/
./w020201225364701428553.jpg
网站地图